乐坛回忆杀走红:与其说怀旧,不如说一代人在怀念从前的自己
工人日报 过去一周,乐坛内地娱乐圈的回忆红日历仿佛“倒退”了20年。先是杀走说怀说代线上重映的周杰伦“旧演唱会”吸引了1亿人次观看,随后,人怀年近40岁的自己王心凌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拷贝当年MV中的乐坛唱跳名场面表演自己的成名曲《爱你》,一时间,回忆红这位“甜心教主”的杀走说怀说代多首老歌在多个音乐平台上“屠榜”。 这样的人怀现象,从网络上流传的自己一问一答玩笑中大约可以看出原因: 王心凌怎么又火了? 我们80后90后只是老了,不是乐坛死了。 周杰伦和王心凌最初走红都是回忆红本世纪初,那会儿大多数80后90后正处于上初中、杀走说怀说代高中或者大学的人怀年纪,也就是自己笼统意义上的青春时期。而流行文化最能给人带来深刻影响和记忆的阶段,正是青春期。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两年很多音乐人把演唱会开到了线上。这种形式虽然会导致现场感缺失,但线下演唱会无法实现的跨空间共鸣却意想不到地出现了。以周杰伦“重映”为例,人们一边听歌一边在社交平台互动,即使是天南地北一生都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也能通过相似的青春密码匹配,从而走进对方心中的某个区域。 在集体记忆和共同想象之外,能让80后90后突然琢磨起怎么为周杰伦王心凌应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歌唤醒了他们多年前的私人记忆。这些记忆或许关于友情或许关于爱情,或许甜蜜或许青涩,但都既纯粹又热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在年少时听过的歌、爱过的歌手都留在内心留下了痕迹,当他们以那时候的模样再次出现,心理上就会应和青春的重现,所以与其说最近的娱乐圈在怀旧,不如说是一代人在怀念从前的自己。 文化符号不是80后90后的专属产品。前几天有一个悲伤的消息是音乐人沈庆因车祸去世。在网络上怀念他的大多是一些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人。作为校园民谣的代表人物,沈庆1992年发表的歌曲《青春》是当时年轻人心中的金曲,吉他、情书、白衣飘飘则是他们永藏心间的精神图腾。 以同样的思路往上追溯,80后90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父辈们至今对“老炮”崔健念念不忘;往下看,再过十几年,如今正青春的00后乃至10后也会被存储下“回忆”,也会被将来的年轻人当作“怪物”一样看待:这些“老人”在为谁疯狂? 一段时间以来,娱乐圈的各个领域都在刮“考古”风。有人说这从侧面说明近十年来音乐、综艺等领域的没落。这话不是没道理,但要知道事物发展总会有螺旋状上升的图像,“翻红”也不失为行业发展的一种路径,比如近年来一些有实力的中年演员正是通过翻红被看到,从而遇上了“应景”的好作品。 其实,怀旧、回炉的节目一直都有,只是无论是积极转型还是坚持老路,艺人能否持续给大众以惊喜和新东西,能否重新走红,恐怕谁都难以预测,毕竟,那是市场的事,是未来式,可以预期的是,我们总是要向前走的。 “青春”的再次萌动,不过是人们内心里还残留着拒绝忘记的情愫,尤其是当下替代品无法震荡他们的日子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全球液晶面板产业探底
- 这个一线城市二手房“过冬”:有业主持有5年损失220万,还有人30天内调价3次降价92万
- 特斯拉面临美国司法部对其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的刑事调查
- 尾盘:美股涨跌不一 科技股普遍走低
- 谷歌神秘项目“Pitchfork”曝光:教AI写代码 抢程序员饭碗
- 银行掘金养老理财新蓝海,“60后”“70后”将成主力人群
- 国务院办公厅明确三方面21项举措: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 王力卸任挚文集团CEO转任总裁,董事长唐岩接任CEO
- 回复关注函 国立科技又出信披疑点
- 国办: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 人民日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我国“稳外贸”落地显效
- 每日互动方毅:促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快科技赋能产业
- 贵阳银行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净利润43.89亿元 同比增长0.88%
- 美股新能源车股走弱
- 天然气出口国论坛称 供应紧张或持续至2025年
- 牵手服贸会,拥抱更多商机
- 天将降大任于“啥”人,为何会有这么多人记错?
- 高盛如何布局区块链
- 中车株机董事长周清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速建设“智慧株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