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金融业如何保驾护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北京报道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解读进民济发驾护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的丨促鲜明特色,民营经济也向更加注重“量质并重”的营经高质量发展稳步转型。但近年来,展壮面对日益复杂的大金内外部环境,民营经济面临着显著的融业转型与发展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何保航党的解读进民济发驾护二十大报告中就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许多重大论述,为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丨促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营经历史机遇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近期,展壮多名资深金融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金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融业地位愈发不可或缺,支持民企发展是何保航党中央的一贯方针,更是解读进民济发驾护百年变局之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举措。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天天基金总经理潘世友认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更是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的基础。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体现出法治、公平、高效三个方面的导向。 在法治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为民营企业安心谋发展坚定了信心;在公平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有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良性生态,充分释放民营经济的市场活力;在高效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行政成本,提高民营经济的运行效率。 据悉,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渐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民企继续展现强有力的发展韧性,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和投资主体以及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技术创新方面,据全国工商联数据,2022年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企的研发费用总额1.08万亿元,占全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50%。近年来,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也不断涌现,民企俨然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当前,民营经济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保障,还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动力。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新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此,潘世友指出,“激发民企发展活力,可考虑通过聚焦信心、公平、创新三个层面的政策优化与行动部署,进一步加大对于民企开放式发展、创新式发展的制度支撑。” 一是“稳预期”,进一步提振民企的投资信心。一方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及其配套支持政策的宣贯力度,提振民企投资信心;另一方面,多渠道、全方位帮助民营企业家正确、全面理解“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等概念的内在含义,消除部分概念误读可能对民企投资造成的影响。 二是“降壁垒”,进一步构建更加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新时代的营商环境既要强调对内的公平、也要注重对外的开放。 三是“促创新”,进一步提升对民企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可考虑进一步引导民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发展导向、技术支撑、人才导入等层面予以支持。 金融活水灌溉民营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注入“强心剂”,也激励着金融业进一步提升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 “融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民企的发展壮大,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支持工具,帮助民企融资环境改善,不仅在短期有助于扭转民企预期,也能够在中长期稳定民企信心。”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告诉记者。 应文禄表示,创投行业应在支持中小企业、民企发展中充分发挥创新资本的作用,在科技创新、价值发现、企业培育、产业孵化方面为民营经济赋能,积极帮助民营中小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在企业的财务规范性、发展策略等方面给予更多专业化建议。 据其介绍,身处私募股权和创投行业,投资科技、投资中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直是毅达资本自成立以来的投资目标和使命。截至2022年10月底,毅达资本累计投资支持了1135家创新创业企业,帮助225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记者还注意到,为缓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近年来,监管部门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和注册制改革也不断推进,进一步拓宽了民企的融资渠道。 基于此,潘世友提出,当前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金融业应该主动作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与民营经济发展的适配性。 潘世友认为,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金融业,提升间接融资的服务效能。譬如,金融机构可积极探索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用户画像、风险识别、信用定价等业务场景的应用,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民企提供差异化、精准化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达性与可控性。 另一方面,为继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于提高直接融资占比的要求,应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牵引,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包容度,多渠道、多手段推动创新型企业债券市场扩容,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宽松的融资环境。 此外,在潘世友看来,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也可以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积累长期陪伴中小企业成长的经验,建立起覆盖企业早期成长性挖掘、跟踪、孵化与发展壮大全流程的直接融资服务体系。 展望未来,受访专家认为,民营经济凭借自身强大的发展潜力、创新活力、市场适应力,将为中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雷晨 编辑:姜诗蔷)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错过《原神》,B站还要错过《魔兽》吗?
- 印度经济跃升离不开人口红利
- 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合计已达23097亿元!一图了解哪些行业企业受益
- 11月LPR持稳 专家:未来5年期报价或降15基点
- “第二支箭”房企发债扩容,万科金地加入,总规模已超900亿
- 长三角五城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印发:未来5年要这么干
- 92%基金经理押注:美国明年将出现滞胀! 花旗称“软着陆”无法实现
- 英媒:至少超过2亿英镑的俄罗斯石油以第三国进口名义进入英国
- 社科院支振锋:在新起点上推动香港创造更大辉煌
- 2022年财政减收似成定局,但支出依然将维持一定强度
- ArthurHayes博文:白人小子SBF如何欺骗了全世界
- 多股涨停!消息催化,这一板块逆势爆发!11天8板牛股复牌闪崩,前期牛股转头向下
- 重磅回应!沪深交易所: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
- 伟创电气产销率超90%定增10亿扩产 技术驱动前三季研发费率逾10%
- FTX“债务窟窿”有多大?前50大债权人名单出炉:欠款超30亿美元
- 北京东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暂停现场服务
- 危机迫在眉睫!欧盟拟进一步升级政策工具包 加大力度控制能源价格
- 快讯:指数早间低开低走沪指跌1.2% 房地产板块开盘走低
- 光大期货【尿素】:短期盘面仍存向上突破概率
- 特定养老储蓄首批试点规模40亿元,每个试点城市或仅2亿元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