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迫在眉睫
证券日报 李春莲 8月1日,加快建设睫工业和信息化部、废旧国家发展改革委、动力电池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回收《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利用促进钢铁、体系铜、迫眉铝、加快建设睫铅、废旧锌、动力电池镍、回收钴、利用锂、体系钨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迫眉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睫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多部门联合发文强调,要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2月份,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中强调,推进再生资源规范化利用,并针对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单独作出指导说明。 政策层面不断呼吁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具有多重用意。 一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给动力电池相关产品的供应,缓解目前锂资源焦虑情况。钴、锂等正极材料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价格持续上涨。其中,碳酸锂价格一年多时间上涨近8倍,上游高企的成本让动力电池企业和相关车企倍感压力。因此,通过加强动力电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可以缓解相关情况。 二是从动力电池的使用周期来看,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为4年至6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动力电池报废也进入高峰期,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加大动力电池回收力度已迫在眉睫。 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加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如果废弃的动力电池处理不好或者流入非正规市场,其造成的污染甚至比燃油车更为严重,这也违背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衷。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由于技术不完善导致电池拆解处理仍存在一定污染;二是“小作坊”企业扰乱市场秩序,对动力电池的非科学回收造成资源浪费。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的注册量超过2000家,但是进入工信部“白名单”的企业仅有45家,这意味着不少动力电池在回收过程中并未被专业化“对待”。 随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前景逐渐清晰,资本迅速涌入。、、、等头部上市公司已开始加速布局。 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锂电池理论退役量达51.2万吨,同年实际回收废旧锂电池共29.9万吨。初步推测2030年将有237.3万吨动力电池退役,对应1074.3亿元的市场空间。 在各路资本的助力下,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将不断升级,回收再利用体系也会进一步完善,让动力电池中所涉及的钴、锂等加快实现科学合理有效的循环,持续为“双碳”目标赋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年底前或推出新的降价手段?特斯拉否认:消息不实
- 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可“入库”
- 外交部: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
- 真奇葩!董事长外甥海外购房差钱,上市公司偷偷借款1500万,监管出手了
- 卡梅隆:电影好贵,阿凡达2票房要挤入影史前四才能回本
- 长城基金邹德立:降准对于债券市场影响相对有限 关键在于政策利率是否调降
- 精简版速读!央行回应房贷、降准、货币政策工具、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热点话题
- 中国医药:董事周兴兵、职工董事张天宇辞职
- 借酒消愁VS放假狂欢 沙特阿根廷球迷冰火两重天
- 疫情下的医疗资源比较:基于31省份和36城市的分析
- 贵州茅台怎么突破估值天花板?先治一治“巨婴病”
- AMD Zen4锐龙7000处理器现身!B650主板首曝:电压神了
- 关于个人养老金业务,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 银保监会回应银行网点缩减:并不意味着市场收缩,银行业要这样应对
- 押注内地市场,港式餐饮仍在等待春天
- 上海: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拒绝患者延误治疗!这些价格欺诈、不明码标价行为被查处
- 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会长崔世平:将澳门打造成珠西科创核心引擎
- 国内整车厂或面临停产?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应不至于,但产销压力确实很大
- 斑马也是马,为什么没人骑?
- 银保监会:长三角地区新增贷款规模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