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最新发文!点明小米造车成功的唯一途径
10月20日,雷军#雷军称小米成电车前五才能成功#的最新造车话题登上热搜。 据中新经纬,发文20日,点明小米创始人雷军在Twitter上发文分享了对电动汽车行业的小米一些看法。雷军表示,成功汽车行业的途径本质将从机械演变为消费电子,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于顶级玩家手中。雷军雷军还表示,最新造车他相信,发文当电动汽车行业成熟时,点明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小米市场份额。他称:“换句话说,成功我们成功的途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雷军竞争将是残酷的。” 目标“远大” 雷军:比赛才刚开始 1000万辆的年交付目标显然非常“远大”,是特斯拉近一年交付量的8倍多。据澎湃新闻,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9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1487.5万辆,同比增长2.4%,其中零售新能源汽车387.7万辆,同比增长113.2%。 即便对比目前全球新能源车最强劲的特斯拉和,特斯拉第三季度共生产了超过36.5万辆汽车,交付了超过34.3万辆汽车,创下新高,同比增长42.4%、环比增长34.9%,年初至今已交付超90万辆,最近一年内已交付121.7万辆。比亚迪9月共销售新能源车20.13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83%,这也是比亚迪单月销量首次超过20万辆;今年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0万辆,达到117.53万辆,同比增249.6%。 雷军提到,在小米进入电动汽车市场之前,对电动汽车行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获得了深刻的见解。汽车行业的本质将从机械演变为消费电子,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于顶级玩家手中。 雷军多次通过社交媒体谈及小米造车。9月8日,雷军就在推特上回应了“小米错过新能源汽车市场窗口期”的说法,表示特斯拉比小米提前10多年进入电动汽车行业,但在他看来,“比赛才刚刚开始,我认为小米有很多机会”。 2021年3月,小米官宣“造车”。根据当时小米集团的公告,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作为小米CEO的雷军也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此前的8月11日,澎湃新闻记者曾独家报道,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首期投入33亿元研发费用,已组建超5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同时通过全资并购以及对上下游企业的产业投资等方式,推进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中长期产业布局。另外,小米自动驾驶技术已进入测试阶段。第一期规划140辆测试车,将陆续在全国进行测试,目标是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雷军读书 称要深度了解汽车行业 此外,本月雷军多次发布微博,称要深度了解汽车行业。 10月5日,雷军称,前段时间被车圈朋友推荐了一堆汽车行业传记,打算每本都仔细看看。 “十一假期,正好有空好好读书,我选的第一本,《汽车和我》费迪南德·皮耶希自传。” 雷军介绍,“《汽车和我》是2009年出版的费迪南德·皮耶希自传。看这本书可以轻松搞清楚保时捷、大众、奥迪、宾利、布加迪等品牌历史,技术和车型决策背后的故事等,确实是搞懂全球汽车工业历史的一本好书。” 10月6日,雷军微博称“今天读《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斯隆传。” 雷军在书评中分享了斯隆如何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很快扭转了通用汽车公司的困局。 雷军:37岁已财务自由 造车是被逼出来的决定 另据此前报道,9月16日,央视网《云顶对话·雷军》栏目中,雷军接受采访时表示,创办小米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带领金山完成IPO后,自己半退休了三四年时间,在投资圈也算“风声水起”,37岁他财务自由,却想起了当年18岁时看的那本《硅谷之火》,希望创办一家技术公司,去影响全世界。 在谈到这几年小米进入汽车领域的动作时,雷军则说,此时此刻,风口在智能电动汽车,因为这成为了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的融合,如果你不干,你就落伍了,所以小米造车是一个被逼出来的决定。 据了解,今年3月22日,小米在2021财年报表中披露,小米造车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1000人,首款车将在2024年上半年量产。 8月,雷军在小米年度演讲中,首次对外公开了自动驾驶技术路面测试实拍视频,并宣称“2024年小米将进入自动驾驶第一阵营”。 对于小米汽车的价格,去年4月6日的米粉Open Day直播中,雷军曾提到他在微博上发起一次题为“你希望小米汽车第一辆车大约是什么价钱”的投票,结果显示,在1.7万人的投票中,有近7成的人希望小米首款车价格不要超过15万元,仅有不到1成的人希望价格在30万元以上。 雷军曾透露,小米自动驾驶项目第一期投入33亿元研发费用,专属团队规模已超过500人。到今年年底,团队整体规模预计将突破600人。另有消息透露,小米准备推出高低配车型,采用比亚迪刀片电池和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并已确定激光雷达供应商为禾赛科技,售价上限超过30万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波导股份:不存在荣耀手机借壳上市事项
- 万鄂湘强调:促进外贸外资持续健康发展
- 一出资本局?顶流冯明远提前重仓 奥海科技玩起新能源和光伏概念
- 格力电器与奥克斯诉讼背后:相关专利技术易模仿且成本低
-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因病去世
- 40.9℃!上海气温追平1873年以来最高纪录!已有医院接诊疑似“热射病”患者,入院体温高达42℃!
-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王大鹏:坚守业绩主线 把握医药景气赛道
- 朝中社:朝鲜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
- 大资管转型进化四大趋势:差异化产品、专业化投研、科技赋能、生态化发展
- 国家统计局:7月上旬生猪价格环比上涨21.9%
- 记者亲测:茅台冰淇淋258元一个,其中代购费约200元+茅台酒含量2%
- “张小泉客服称菜刀不能拍蒜”登上热搜 网友:还以为一拍就断的是大蒜
- 印度“ThePrint”新闻网:“误译”将外交接触变成言辞交锋
- 中国经济半年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7.8%
- 黄金连遭抛售:金价创近10个月新低 “买金待涨”逻辑萌动
- 业绩早知道:盐湖股份半年净利超90亿,大北农、全聚德持续亏损
- 多家上市公司瞄准斯诺威控制权 包括协鑫能科、盛新锂能、天华超净等
- 被困在烂尾楼中的业主:停贷是不得已,更希望住进自己的家
- 盖茨基金会计划到2026年将年度赠款支出提升至90亿美元
- 纽约州制造业三个月来首次扩张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