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补位 欧洲气荒有救吗
来源:北京商报 靠人不如靠己。挪威在俄气断供、补位向加拿大寻气失败后,欧洲挪威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的气荒来源。在这个海岸线狭长的有救国家,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是挪威重要的经济支柱,也是补位主要的出口产品。但即便如此,欧洲高昂的气荒气价依然是最大的难题。在高温和干旱夹击之下,有救欧洲大陆将要面临的挪威,是补位一个充满未知的冬天。 新晋最大气源 俄乌冲突以来,欧洲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施加多轮制裁,气荒俄罗斯对欧洲的有救天然气供应锐减,欧洲国家着手制定并实施逐步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等能源依赖的计划,多方寻找替代供应源。 当地时间8月23日,挪威石油和能源大臣泰耶·奥斯兰说,挪威计划保持当前本国天然气的高产量直至2030年,以满足欧洲寻找俄罗斯天然气替代供应源而增加的需求。 “我预期,我们可以把现阶段天然气生产水平保持到2030年,”奥斯兰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我们知道有多个开发运营项目和计划即将开展,有助于继续保持天然气高产量。” 路孚特-艾康公司数据则显示,挪威如今已经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源。据挪威官方5月所作预测,这个北欧国家今年天然气产量有望打破5年前创下的最高纪录,达到1220亿立方米左右,比去年增加8%。 奥斯兰说,欧洲联盟与挪威6月签署协议,增加挪威天然气进口量,使他更加确信欧洲对挪威天然气有“长期需求”。挪威能源部上月还表示,已同意修改国内部分天然气田的开采许可。这将使挪威能够开足马力生产天然气。 这为处于能源危机“震中”的欧洲带来了一线希望。据了解,在欧洲的天然气供应总量中,挪威的供应量占25%左右。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得到这部分天然气依然需要花费大价钱。欧洲天然气价格今年以来几乎涨了3倍、多次刷新纪录。与去年同期相比,欧洲天然气价格本周升幅达到15倍。根据上周公布的官方数据,挪威7月天然气出口额创下1284亿克朗(约合132.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挪威统计局表示,该国7月天然气收入是去年同期的4倍,而天然气销售量增长了5.7%,达到102亿立方米。一些市场分析师和媒体建议挪威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天然气,但挪威目前并无此意。 未知的冬天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安光勇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虽然挪威的供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的欧洲能源危机,但毕竟之前挪威的占比只有25%,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远远不够。 不少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作为欧洲天然气消费第一大国,德国不惜重启火电来填补缺口,甚至不惜跨洋求气。德国总理朔尔茨于21日至23日访问加拿大,在此期间,朔尔茨与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签署一项氢能合作协议,推动加方最早2025年向德国出口氢气,借此打造“跨氢气供应链”,帮助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减轻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朔尔茨此行还探讨了加方增加对德出口液化天然气的可能性,希望多渠道填补德国因俄罗斯天然气“减供”而出现的能源缺口,尤其是满足迫在眉睫的冬季供暖需求。据了解,为加大对欧洲供应,加拿大已开始推行天然气出口能力提高计划,到年底前最高日增10万桶原油当量。 不过,远水难解近渴。加拿大并无现成的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在沿岸有两座正在建设中,计划分别于2025年、2027年建成投产。 据路透社报道,一名了解双方商谈内容的消息人士表示,加方新建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的进程并未因加德双方讨论而加快,而朔尔茨对相关时间线有清楚认知。只是,德方急于填补这个冬天因俄方减供产生的用气缺口,寻“气”之心相当急切,“哪来的都行”。 此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表示,因检修需要,将从8月31日起关闭北溪一号运输管道三天。这让本就不多的俄气供应雪上加霜。 确保能源安全是欧盟当前头等大事。但除了天然气,干旱还影响了水力、核能发电。挪威咨询企业吕斯塔德能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欧洲今年前7个月水力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两成,核能发电量减少12%。 能源危机之外 当前形势下,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面临重重困难。虽然近日德国等国重申将保持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不变,但如何在解决当前能源供应和缓解未来炎热干旱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摆在欧盟面前的一个难题。 与此同时,干旱还严重影响了欧洲的内河航运。许多驳船需要为发电厂运送煤炭,为钢铁、化工等工业企业运送原材料。但由于水位下降,莱茵河上的驳船只能以25%的运力运行。 在安光勇看来,解决方案有两种,即节流和开源。一是减少欧洲用户的能源消费,二是找到其他天然气渠道,或者找出其他的替代能源,如核能、风能、水力发电、石油、化石燃料、等等。 安光勇进一步分析道,对于前者,欧洲已经在与其他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如沙特、美国等国家进行磋商,但因各种地缘政治等原因,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而对于替代能源,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国家因能源危机不得不重新开启核电站,但这也需要时间。而新能源如风能、水力发电、太阳能等,其单位面积内的发电效率非常有限,对于目前的能源短缺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而在高通胀和能源危机夹击下,欧洲经济前景愈加黯淡,衰退风险进一步加剧。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报告指出,随着高通胀、节能措施和金融环境收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2022年下半年欧洲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减弱。 安光勇表示,尽管气荒发生在欧洲,但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会影响全球经济。因为经济全球化让整个世界成为了一体,而欧洲在这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破坏力将会很大。 不过,这也意味着会形成一个新的平衡。安光勇认为,能源荒可能带来的经济萧条也会让其需求变少,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另外,此次俄乌冲突也正在开始重组全球的能源版图。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赵天舒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央视聚焦个人养老储蓄:发行目的是什么?收益情况又如何?
- 解码六大准万亿GDP新星之城:常州或率先晋级,制造业城市是主角
- 创金合信基金王婧:风格切换或将延续 权重指数更具韧性
- 飞利浦将支付2400万美元 以了结医疗设备虚假索赔诉讼
- 光伏逆变器公司销售数据造假?固德威等多家公司回应
- 一船液化天然气,可赚1亿美元暴利!赵立坚:美国成了“最大赢家”
- 英国商会:英国已处于衰退之中 年底通胀率有望达14%
- 王云峰:化石燃料等高排放行业的转型,需要的金融支持可能更大
- 机构预测金价上涨 因债务担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 途牛二季度收入3695万元,7月出游人次环比增长146%
- 咖啡下乡,有大佬开始下注
- 全国首个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储能支持政策出台
- 亚马逊砍掉在线医疗业务 科技巨头为何做不好互联网医疗?
- 大摩:维持兖矿能源减持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8港元
- 拜登“迄今最尖锐”演讲后,引发多名共和党籍议员发声抨击!
- 俄媒:“雷曼时刻”或在美国重演
- 世界杯来了丨中国制造为卡塔尔世界杯提供有力支持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 现场画面!中俄海军参演舰艇在日本海会合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有效满足新市民创业就业、购房安居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