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减持+质押” 谁来拯救“CCC级”绿地控股?
炒股就看,管理股权威,层减持质专业,押拯及时,救C级绿全面,地控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管理股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大眼楼管/肖恩 近日,层减持质发布了今年2季度公司两大核心业务(房地产开发、押拯大基建)的救C级绿相关经营情况简报。从销售、地控开工、管理股竣工、层减持质新增基建业务等多个维度,押拯均表现低迷,救C级绿不仅没有环比边际改善迹象,地控还似有逐渐恶化的态势。 在当前的不确定性和巨大挑战下,绿地管理层近期的两拨操作实在令人费解。管理层持股平台,一方面多年来首次减持股份,另一方面其再度质押股份后,质押率已经来到70.68%的高位。粗算下来,持股平台目前没有被质押的,占总股份的持股比例仅剩下8%。 面对管理层的套现操作,既非民营又非国资的混合制绿地控股遇上当前的流动性困局,又要靠谁来拯救呢? 数据持续恶化 2季度几乎零开工 公司季度公告,在房地产业务方面,上半年绿地共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680.99亿元,同比减少达58.5%,明显超出克而瑞统计百强房企上半年销售下滑幅度,延续了去年四季度腰斩的颓势。 此外,单二季度而言,绿地合同销售额为373.02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到60.3%,较1季度的56.1%似有持续恶化迹象。而相比之下,不少龙头房企在五六月的边际复苏带动下,二季度已有改善迹象。 如果说销售疲软是房企共同经历的行业贝塔,那么施工建设、保交付端的困难则更多与诸如恒大那些极端缺钱的房企挂钩。而绿地上半年完成的新开工面积85.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高达91.3%,完成竣工备案面积也同比下滑17.1%。其中,二季度新开工面积更是仅有26.3万平米,甚至较1季度的59.3万平米继续下滑,几乎处于不新开工的“停工”状态。 在过去几年几千亿的销售基础上,一旦开工节奏严重停滞,无疑将明显拉长绿地的交房周期。实际上,在全国绿地也有多个住宅项目都被曝出维权,武汉、济南、赣州等多地的项目存在延期交付、涉嫌违规销售等问题。 而在另一大业务大基建方面,受房地产行业整体影响,绿地同样面临着不小的困境。在房屋建设方面,Q2新增业务同比下滑46.58%,较Q1的25.97%大幅恶化;基建工程同比下滑19.05%,较Q1的-51.37%下降幅度有所收窄;各项业务新增总计同比下滑38.94%,较Q1的-32.63%进一步扩大颓势。 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 实际上,我们对比此前刚发布中报的绿城管理,其上半年的新拓展面积和营收等均为同比增长,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国企的相关代建工程有一个“逆向调节”的作用。相较之下,绿地在今年基建发力的情况下,其基建工程仍出现大幅度下滑,并没有体现低波动的特点。这背后或与公司的股权、管理层、财务等基本状况有关。 最终,绿地在上半年仅实现营业总收入2047.36亿元,同比下降27.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02亿元,同比下降48.97%。 管理层套现 “减持+质押”组合拳 绿地在成立之初,是一家纯国企,随着后续多次混改和管理层持股,绿地已经成为有国资背景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第一大股东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格林兰”)作为员工持股平台,持股占比也未能超过30%,因此绿地控股在控制权方面有些尴尬,属于既非民营又非国资的混合制房企。 1997年,绿地集团成立员工持股会,并从2000年起员工持股会成为绿地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成员包括绿地集团所有高层、骨干管理和技术员工,也就是后来格兰林的由来。 也就是在这类股权相对分散的结构中,管理层和包括中小股东在内的其余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往往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而近期绿地的管理层持股平台的操作即引起市场猜测。 今年5月,格兰林开启了多年来的首次减持。减持前,格林兰持有绿地总股本的29.13%,减持后,所占总股本下降为27.31%。 6月,格兰林再次质押其所持有绿地的股份,质押后,其所持有的股份70.68%已被质押出去。粗算下来,持股平台目前没有被质押的,占总股份的持股比例仅剩下8%。 以张玉良为首的绿地管理层通过“减持+质押”组合拳,实质已实现套现的目的。而一旦绿地出现流动性紧张,格兰林的质押股权被强制执行,绿地控股的实控人或将面临变化。 实际上,绿地控股的股价近年来大幅下跌,整体市值仅有420亿,管理层在股价如此低迷之际不是回购而是减持且继续加码质押,是否说明了张玉良等管理层对于公司的前景信心不足呢? CCC评级:流动性紧张 无新增土储 1992年在上海成立的绿地控股集团,今年是其成立的第30年,而立之年债务展期对于绿地来说算是一个“里程悲”。 鉴于两大股东的国资背景,绿地可以在银行渠道获得大比例融资,在其息负债中,主要以银行融资为主,约占74%,债券融资占比17%,信托等非标融资占比3%,境外贷款占比仅约3%。但即使是小比例的海外债就已经令绿地陷入展期的尴尬境地中,尽管美元债展期在增加成本后获得了同意,但这也说明有着国资背景的房企面临的流动危机也已迫在眉睫。 实际上,绿地2020年8月“三条红线”政策出台以来,以包括出售资产在内的多种方式累计压降有息负债1476亿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绿地有息负债余额下降至约2406亿元,较年初下降了812亿元。其中,房地产业有息负债余额降至1567亿元,占比65%。 但即使如此,包括穆迪、标普在内的评级机构对于绿地的财务仍表示悲观,标普将绿地的高级无抵押票据长期发行评级调为CCC的投机级别。 截止今年Q1,绿地账面货币资金为656.85亿元,短期借款229.1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01.01亿元。账面六百多亿的资金都不足以应付短期的债务压力。 目前,绿地仍计划通过出售足够优质的资产来安排偿债,拟在3年内出售2000亿资产,每年500亿-700亿,包含自持商业、办公楼和酒店等。实际上绿地在销售和大基建业务均不振的情况下,上半年0拿地、卖资产成为了最为直接的降杠杆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绿地的自持物业似乎也并不算优质,出手恐有难度。 据公告,截至2022年6月末,绿地的出租物业面积为405万平方米,出租率仅为81.9%,较上年同期的84.8%继续下滑。经营酒店的客房数为12496间,但入住率更是只有50.7%,较去年同期的55.1%再度减少。 今年前6个月,公司出租物业取得租金收入6.3亿元,酒店取得经营收入7.3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租金收入7.16亿元、酒店收入9.5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2%、23%。 如此出租率和入住率的自持物业想出手并不容易,这或也是目前绿地处置资产的进度并不及预期的原因。面对行业7月销售的再度低迷,留给绿地卖资产自救的时间或不多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坐班、考核、裁员:马斯克最后通牒背后 推特能否闯过难关?
- 小摩与美银敲响行业警钟:考虑提高利息以满足储户要求 净息收入将受拖累
- 石头科技 小米背景股东拟再次减持
- 美联储“鹰声”难阻金价上涨 短期关注回调风险
-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持续推进关键制度创新,优化发行定价机制
- 电视剧《三体》火了!腾讯视频开播1小时创纪录,网友:很忠于原著
- 光大期货【白糖】:假期临近 注意持仓风险
- 支付宝“五福”已有超七千万人集齐 今年能开多少钱?
-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发布最新公告!
- 广发期货异动点评:外资大踏步进场,低估值叠加强预期共同推动期指上行
- 发改委约谈铁矿石资讯企业 不得编造发布虚假信息
- 钢铁行业圆满完成2022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
- 各施神通 各地积极培育扶持企业上市
- 隔夜要闻:美股涨势下多机构依旧维持看空 芒格大举清仓周期股 尼泊尔坠机事故已有68人遇难 冬季达沃斯将至
- 社评:2023年中国经济的春天,将来得更早一些
- 社评:中国始终是达沃斯精神的同路人
- 银行业绩稳健增长为经济向好提供支撑
- 联合医务斥资183.76万港元回购229.6万股
- 主产品市占率相对较低 智锂科技拟挂牌新三板
- 数字藏品“破圈”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