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感染高峰临近,新西兰仍大幅放宽防疫限制措施
原标题:全国感染高峰临近,全国新西兰仍大幅放宽防疫限制措施 澎湃新闻记者 王卓一 尽管数据模型显示,感染高峰由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发的临近兰仍疫情将在4月上旬达到高峰,当地时间3月23日上午,新西限制新西兰总理阿德恩还是大幅宣布,该国将于本周至4月上旬大幅放宽防疫限制措施,放宽防疫包括取消疫苗通行证制度以及部分人员的措施强制接种疫苗规定等。 仍需佩戴口罩 据英国《卫报》3月23日报道,全国新西兰政府的感染高峰新规定包括取消在室外场所的聚集限制,取消民众在上班时扫描新冠追踪手机应用程序(APP)的临近兰仍要求,此外从3月25日起,新西限制酒店和其他场所可以将室内聚会限制人数从100人增加到200人。大幅 4月4日起,放宽防疫新西兰人进入商店、措施音乐厅和体育比赛场馆将不再需要疫苗通行证,全国教育、警察和国防机构的从业人员也不再需要强制接种疫苗,但在卫生、社区矫正、老年护理和边境检查等机构的人员仍需要强制接种疫苗才能工作。 据《卫报》报道,阿德恩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新西兰政府一直在发出信号称,“当我们走出疫情高峰期的时候,也将是能够放宽使用疫苗通行证和强制接种疫苗规定的时候”。 阿德恩还特别指出,新西兰政府放宽强制接种规定的决策与针对该国议会持续数周之久的抗议无关,“只是因为这样做已经安全了”。 不过阿德恩也表示,新冠病毒尚未远去,该国把疫情形势分为三个级别的“红绿灯”防疫系统还会持续下去,但将会有灵活的改变。此外为了保护脆弱人群的安全,佩戴口罩的做法也要继续。“这不是终点,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新开始。”阿德恩说。 阿德恩对新西兰国民过去两年所做出的牺牲表示感谢,并认为新西兰“现在以成功应对新冠而闻名”。 95%的适龄人群实现完全接种 据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RNZ)3月23日报道,围绕疫苗强制接种、疫苗通行证等所有防疫限制措施,新西兰内阁一直在寻求专家建议,并在3月21日的会议上做出了放宽防疫措施的决定。 法新社3月23日报道称,新西兰政府此举的依据是该国即将渡过确诊病例峰值,并且该国民众的免疫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数据模型显示,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的疫情已经达到高峰,病例数量正缓慢下降,该国其他地区预计将在4月5日达到高峰。 阿德恩在23日的讲话中表示,她最初并不赞成疫苗通行证制度和强制接种疫苗的规定,但在德尔塔毒株引发的疫情导致奥克兰封锁三个月之后,很明显需要通过强制接种,以达到重新安全开放所需要的疫苗覆盖率。 阿德恩说,强制接种疫苗“毫无疑问”是新西兰95%的适龄人群实现完全接种,并在今年夏季几乎完全“消灭”德尔塔毒株的原因之一。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3月22日,新西兰新增确诊病例20954例,死亡病例14例。根据新西兰政府数据,该国共有50多万例确诊病例,几乎全部在奥密克戎毒株肆虐期间报告。不过由于很多病例是无症状感染者,检测又覆盖不到每个个体,有人根据数学建模估计,新西兰目前的确诊病例为170万例。 专家表示审慎欢迎 《卫报》指出,对于新西兰政府的决定,顶尖医疗专家和数据建模人士表示审慎欢迎。有专家指出,疫苗通行证制度在德尔塔毒株流行期间是有道理的,但奥密克戎毒株改变了游戏规则。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新冠数据建模人员迈克尔·普朗克(Michael Plank)认为:“疫苗在预防重症方面仍然非常有效,但在防止人们感染和传播病毒方面效果较差。”与此同时,新西兰人口中获得性免疫水平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允许未接种疫苗的人员进入咖啡馆和酒吧等场所,不会显著增加他们在那里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普朗克还指出,虽然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疫情已接近峰值,但“前方依然有一段艰难的旅程”。他认为,新西兰医疗系统面临的压力可能仍然很大,而“维持佩戴口罩的规定对限制传播很关键”。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免疫学专家黛安·西卡-保托努(Dianne Sika-Paotonu)则指出,毛利人和岛民的疫苗接种状况仍不乐观,尤其是5至11岁儿童。她说,对于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仍然需要“关爱和谨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华安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学华:牢记“国之大者”,矢志金融报国,躬行为民服务
- 俄军宣布“重大胜利”,“连乌军都咬牙切齿”地承认了
- 中国东航:4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89.75%
- 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去年江苏网民人均每周上网37.62小时
- 在鄱阳湖边等水来
- 国家统计局:下阶段要积极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开工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快讯:三大指数午后低位盘整创指跌0.7% 医药股领跌
- A股高开跳水,外资出逃近80亿!俄罗斯警告:不要幻想,后果会很严重!河北一县静默,农民春耕办不了通行证
- 比尔盖茨警告:政治两极分化使美国面临内战风险
- 为房企设立信用保护工具!龙湖、碧桂园、美的置业3家民企融资释放什么信号?
- 微软IE浏览器“衰败记”:昔日浏览器霸主为何衰败?
- 涉长园集团财务造假 大华所被罚773.58万
-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投资经理手记:全球股市市盈率和风险溢价比较
- 国务院安委会工作组督查昆明:燃气安全风险很高,需加强整治
- 上海警方破获一起哄抬物价案 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
- 海报|涉及公交出行、社区防控……北京发布会这些重点要知道
- 东亚银行11月23日斥资174.96万港元回购20.74万股
- 外交部:敦促七国集团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不要以家法帮规霸凌他国
- 加大纾困支持力度 促进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关于2022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专家解读
- 即使重挫12%,债券仍是理想的对冲工具?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