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生鲜电商进入优胜劣汰阶段
参考消息网8月18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8月17日报道,日媒中国生鲜配送行业迎来大洗牌。中国 报道称,生鲜在5年时间里,电商该行业市场规模扩大至此前的进入阶段数倍,1.4万家大小企业林立。优胜在这样的劣汰背景下,降价促销导致的日媒过度竞争和配送员人手短缺导致很多企业退出。每日优鲜已无法正常经营,中国而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生鲜盒马鲜生在用户数量上遥遥领先于同行企业,优胜劣汰的电商格局正在形成。 8月9日,进入阶段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息称,优胜已经约谈了每日优鲜,劣汰要求其务必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日媒及时公布退费方案和登记方式。 每日优鲜是一家创立于2014年的生鲜电商平台,通过在主要城市建立“城市分选中心+社区配送中心”的极速达冷链体系实现了快速扩张。截至2021年9月,每日优鲜的前置仓网络已经覆盖中国17个城市。但在业务扩大的背后,虽然2021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4%至55.5亿元人民币,但净亏损逾30亿元,与2020年同期相比业绩进一步恶化。亏损原因之一是经营成本上升,其中为吸引用户而实施的打折、让利等促销手段的费用大幅增长。 此外,外卖平台美团也推出了生鲜配送业务,其倡导的“社区团购”模式比起一家一户配送更能降低成本;但包括社区团购在内的新业务在2021年全年净亏损383亿元。同行业的安徽菜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在2021年10月停止经营。 报道称,近年来,中国的生鲜电商市场持续扩张。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3117亿元,比2020年增长18%,是2016年的5倍。尤其是疫情暴发以来,在餐饮店经营受影响、民众避免外出就餐的背景下,对于生鲜配送的需求不断上升。 在增长有望的新市场出现后,企业往往会一窝蜂地涌入,最终陷入过度竞争。生鲜电商市场也是一样,不仅食品超市纷纷下场,还催生了大量新兴企业。据统计,2015到2021年,从事生鲜电商业务的企业每年新增1000到4000家,截至2022年8月上旬,还在经营的企业仍然多达1.4万余家。 报道称,由于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异常胶着,恶性降价已成常态。据媒体分析,约九成的生鲜电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入场企业数量也在2021年达到峰值后开始减少。 在电商行业,生鲜是少数与实体店相比处于劣势的领域之一。围绕这一未来可期的行业,眼下的竞争还看不到谁将是赢家。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戴森携手中国家电研究院 主导开发基于POLAR方法的团体标准
- 国家统计局:1—4月份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5%
- 2022年退市个股已超过去两年总和!整理期首日跌幅超60% 常态化退市渐行渐近
- 【中粮视点】PVC:往者已矣,未来难期
- 英大泰和财险被罚12.8万:委托未执业登记销售人员从事保险销售等
- 同一券商两首席争相覆盖比亚迪!网友:分析师太卷了
- 打通关键堵点 稳住经济大盘
-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2021年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了1.3万亿元
- 一日之内,优质房企获数千亿元授信 专家:预计更多房企将获支持
- 一顿操作,亏损还受罚!广州证券员工控制使用24个账户交易鑫茂科技,证监会:违法!
- 三五互联股权被拍卖凸显控制权谜局 激进并购商誉减值6.45亿扣非4连亏
- 俄外交部官员:将就美在乌生物军事活动问题提议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
- “我专业到让你怀疑人生” 揭秘1500万“理赔”背后的交通事故骗局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拟建设跨省域高新技术开发区
- 拉锯十个月索赔额翻三倍 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明争与暗斗
- 钢材边际消费逐渐回升
- 两波促销不好使,特斯拉还会降价
- 中国“海王”去年暴赚近900亿,却只分红139亿!有股民不干了:太少,反对! 公司详细回应…
- 澳门2022年一季度GDP下跌8.9%
- 景甜被罚722万:涉事产品曾获多位明星推荐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