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刊评:请诺奖得主来研究白酒,如果没弄好变成噱头,反而降低美誉度
证券时报记者黄小鹏 近日,证券主研一家创制、时报生产和销售天价白酒的刊评上市公司宣布,将聘请一位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和一位化学奖得主为公司联席首席科学家。请诺两位诺奖得主将分别指导一氧化氮提升现象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奖得究白酒果价值,并将诺奖成果应用于酒体风味、没弄风味与人体感知等领域。好变 上市公司重视科研是成噱件好事,即便是头反传统白酒这样的产品,对其开展科学研究,而降兴利除弊,低美以打造出口味更佳、誉度益处更多、证券主研害处更少的时报产品,也并非不能尝试,刊评但此消息一经公布,市场上更多的却是疑惑的声音。 中国很多传承百年的白酒企业,特别是头部品牌,它们安身立命的要素主要是地域、原料、传统工艺,这些头部酒企也曾试图不断往科技上靠,但社会接受度一直不高。如果说科技在这些酒企产品发展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估计主要还是在促进了生产流程标准化、产品质量标准化方面。要说几十年的“科研”改变了酒的化学成分,连酒企自己都很少这样宣传。酒企要让饮者相信它用的是“古方”,至于实现某些特种“功能”,酒企也绝对不敢说是科研带来的,最多只敢说是科研“发现”的。 总之,厚古薄今是白酒第一定律,不是不能做科研,而是其目的、动机和做法与其他行业其他产品完全是两回事。白酒主要是文化的化身,而不是科学的产物。所以,以开发机械、电子产品那样的方式来研究白酒,适不适合,人们很狐疑。 这两位诺奖得主都是洋人,洋人未必真能懂“白酒”。两位诺奖得主在生理学和化学方面的造诣毋庸置疑,但白酒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载体,不论口味还是功能,都只有中国人能心领神会。该公司领导曾称其产品是受太上老君托梦的启发,这故事中国人一听能“秒懂”,但如果这两位诺奖得主听了,估计得理解半天。所以,洋人研究白酒,即便得出什么正面的结论,也不一定有特别的说服力。 应该说,请诺奖得主来研究白酒,对提升产品的关注度来说还是有作用的,只不过,关注度不等于美誉度,如果没弄好变成了噱头,反而可能降低美誉度。20年前的资本市场上,这类提升人们想象力的事件屡见不鲜,近年来已变得相当稀少,故一听到这消息还是颇有冲击力的。真希望两位诺奖得主能扎下根来好好研究出一些成果,“旧瓶装新酒”,不要让公众担心的事变成现实。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汪小菲退股麻六记关联公司,盘点汪小菲商业版图
- 人工智能会替代医生吗?致远慧图孙宇辉:更多的是辅助医生
- 深圳:到2025年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
- 深圳宾利女车主发声:网传视频被人剪辑 是其他业主要把事情搞大
- 罗军:坚定不移走具有新时代特征、富有广西特色的高质量现代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 碧桂园拟于6月10日派末期股息每股11.89港仙
- 上海:6月1日以来共新增社会面阳性感染者16例 呈多点散发特点
- 中昌数据原董事长挪用公司资金被批捕,超5千万购买比特币矿机纠纷不断
- 苹果布局“美国芯”,支持台积电在美建厂,理想可能遭遇骨感现实
- 北京“装修”今日可复工,三点要求请注意!
- 多家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广电5G选号暂未上线
- 2022年第二次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召开
- 长城汽车11月22日斥资约2.34亿港元回购2354.45万股
- 外交部:历次全球粮食危机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 冲上热搜!星巴克又双叒被罚,所售咖啡粉过期,网友:怎么又是你?
- 高考报名人数超千万,高校生源池仍需多渠道引流
- 北京医保家庭共济政策即将实施(附备案操作流程)
- 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疫情下,慢性病老人要做好防护
- 字节跳动一游戏运营经理索贿超百万 被判刑1年8个月
- 搁置与伊朗、沙特矛盾,油价飙升让美国“向现实低头”?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