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净利仅21万元!营收下滑的中国中期,会重启国际期货的收购吗?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叶青 北京报道 8月30日,半年中国中期(000996.SZ)发布2022年中期报告全文。净利仅万际期报告显示,元营上半年,收下收购中国中期实现营收1382.90万元,滑的会重货同比下降13.10%;净利润21.24万元,中国中期同比下降91.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启国净利润21.24万元,同比下降91.47%。半年 受业绩回落等因素影响,净利仅万际期8月31日,元营中国中期股价低开低走,收下收购截至当日收盘,滑的会重货股价报收于6.71元/股,中国中期当日跌幅2.19%,启国换手率1.97%,半年市值23.15亿元。 股吧上,有股民表示,去年炒重组概念,4月份中国中期股价曾冲高至11.54元/股,11月后宣告重组失败,股价一路下行,可以说,这只股票的股价完全是靠重组概念才起来的。 半年净利21.24万元背后 据天眼查显示,中国中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中期”)成立于1994年8月,2000年7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主营业务为汽车服务业务,主要包括品牌汽车及配件销售、汽车维修、汽车养护美容、信息咨询服务、汽车金融服务、汽车保险经纪、汽车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务。 近年来汽车及汽车服务行业正在向全电动、油电混合等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新能源车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而中国中期在半年报中却称,由于公司多年来在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没有增加投入,而目前的传统汽车业务规模又偏小,运营成本高,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汽车销量整体下滑,2022年上半年中国中期实现营业收入13,829,049.65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11%。2022年公司上半年车辆销售收入为9,806,106.22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为70.91%;2021年度上半年车辆销售收入为15,896,841.30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为99.89%。 从存货变动来看,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中国中期存货账面余额为1297.72万元,占净资产的2.68%,较上年末减少179.51万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为54.51万元,计提比例为4.2%。在偿债能力方面,中国中期2022年二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为31.28%,相比上年末减少1.39个百分点;有息资产负债率为0.74%,相比上年末增加0.0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2022年上半年中国中期毛利率为19.01%,同比上升4.00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54%,较上年同期下降14.11个百分点。从单季度指标来看,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0.90%,同比上升4.2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4.0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8.86%,较上年同期上升19.12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上升15.62个百分点。 据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末的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股东为陈利、田超、蔡巧芬,取代了一季度末的郑永孝、顾人祖、林章义。在具体持股比例上,广发中证全指汽车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舒志兵、张宗敏持股有所上升。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中期实现营业收入为648.47万元,同比下降23.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3.8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43.8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为-0.0013元/股。 数次收购国际期货无果 长久以来,作为上市公司管理层,董秘不仅肩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职责,也负责处理与投资者关系等工作,是企业运行中的关键角色。不过,近年来中国中期无专职董秘已经很久,差不多已经接近六年。为此,深交所频频向中国中期发布关注函,今年6月份再次遭遇深交所追问。 据中国中期公告,公司于2022年6月22日收到北京证监管局下发的《关于对中国中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监管关注函》。《关注函》提醒公司尽快聘任董事会秘书,并为董事会秘书履行职责提供便利条件,保证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公司应自收到关注函之日起一个月内向北京证监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据了解,2016年3月26日,公司披露了一则高级管理人员辞职公告,称董事会收到徐朝武的书面辞职申请,徐朝武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秘等职务。公司随即安排董事长姜新代行董秘职责,一直到现在中国中期的董秘依然由姜新代理。 不但长期没有专职董秘负责具体工作,2018年以来,中国中期还至少被监管机构问询三次。公司信息披露和会计更正至少发生过三次,其中一些错误“大到”年报出现差错,“小到”实际控制人遗漏。 针对长期无专职董秘一事,《华夏时报》记者向中国中期董秘办发送采访函,但截至记者发稿,未能收到正面回复。 除了无专职董秘外,自2008年以来,中国中期曾多次发起对国际期货的收购,不过始终未能成功。 2021年1月初,中国中期发布公告称,因筹划重大资产出售、吸收合并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际期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中国中期股票自2021年1月14日开市起停牌。 2021年1月27日,中国中期第八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审议〈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吸收合并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及其摘要的议案》等与上述重组相关的议案。与此同时,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中国中期股票于2021年1月28日上午开市起复牌。 据了解,此次重组内容为,中国中期拟向中期集团出售除中国中期持有国际期货的25.35%股份、北京中期时代基金销售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相关负债之外的全部资产和负债,同时,中国中期向国际期货除中国中期以外的所有股东发行A股股票作为吸收合并对价,对国际期货实施吸收合并。 不过,这次重组很快迎来了监管问询。2月5日,公司收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对中国中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组问询函》。5月6日,中国中期披露了《中国中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回复》。 但2021年11月12日,一则公告重击了期待重组顺利进行的股民的心:中国中期召开第八届董事会临时会议、第八届监事会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议案》,公司同意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此外,从公开统计来看,自2008年起的15年间,中国中期和国际期货间的重组已经至少尝试过5次。未来中国中期是否还会再次提出新的重组方案?是个疑问。 某期货公司高管王勇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永安期货和南华期货未上市之前,中国中期一直是A股市场中著名的期货概念股。但现在的市场背景已经大不相同。近年来,A股期货公司的队伍正逐步壮大,瑞达期货、南华期货、永安期货以及弘业期货都已经登陆A股,更多的期货公司也在IPO之路上前行。 对于目前上市公司与国际期货的关系,中国中期在半年报中称,公司直接持有国际期货25.35%股权,并在国际期货占有一个董事席位(共五个),可以通过该董事参与国际期货经营政策的制定,能够实现对国际期货施加重大影响。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标压锐龙就是给力 小米Book Pro 14 2022锐龙版评测
- 黄金市场分析:美联储议息会议来临 黄金退避以应风暴
- 基金调研:华安基金刘畅畅调研鹏辉能源
- 颠覆家居定制模式,尚品宅配‘随心选’套餐的商业逻辑拆解
- 新西兰酝酿把投票年龄降至16岁,获最高法院支持
- 特斯拉起诉“蔡老板”胜诉,后者被判公开道歉并赔偿10万元
- 关于人民币汇率!5位经济学家最新研判…
- 港股恒指涨幅扩大至1%,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3.6%
- 突然终止高溢价收购瑕疵标的,豪森科技也觉得不划算?
- 华为宣布Mate Xs 2手机将升级支持北斗卫星消息
- 网红手机Nothing Phone 1推送新版本:亮度虚标问题终于解决
- 投资超830亿、途径29站!这条高铁开工,哪些A股公司受益?
- “西方很奇怪,这等于要求乌克兰投降”
- 立法者屡屡成“股神”美近百议员知法犯法屡涉内幕交易
- 义乌打造首个“境外个人境内移动支付示范场景”,支付宝可绑外卡方便海外客看亚运
- 万达商管前三季度收入364.39亿元,经营稳健发展韧性足
- 静悄悄的双十一,热闹的直播间
- 极氪回应将被分拆并独立上市: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目前以业务为先
- 流感疫苗签发销售也不管用? 华兰生物三季度净利大降47.33%
- 龙湖提前偿还2023年到期银团贷款
- 搜索
-